http://www.qijinggm.com/ 作者:李琳 来源:网易汽车
东风大自主战略再下一城。网易汽车独家获悉,天籁平台将有望成为东风日产合资自主品牌启辰一款全新车型的产品平台,并有望在明年面世。与此同时,东风另一重要合作伙伴PSA旗下高端车“”型C5平台的转让也在积极探讨当中。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从爱丽舍到C5,从轩逸到天籁,从颐达到思域,东风大自主战略的技术引进布局基本完成。
“十二五”核心:大自主
去年10月份,东风公司发布“大自主”战略:到2016年,东风总体自主品牌销量将达到300万辆,其中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主要通过三条路线进行推
进:第一条战线,是以东风风神为代表的东风品牌的自主乘用车事业。第二条战线是以东风裕隆为主体,发展大中华品牌乘用车。第三条战线,就是各合资公司的自
主品牌乘用车事业。
根据东风的规划,旗下合资公司在2016年将承担起55万辆的自主品牌销量目标,其中启辰30万辆,神龙、东风本田等其他合资公司25万辆。
东风汽车总经理朱福寿明确表示,东风集团旗下合资企业在合资自主项目上的启动是一个战略性和系统性的启动,是一个以全面的商品规划做铺垫的中期事业计划。“十二五”期间,在合资公司保持良好快速增长的同时,东风集团的重点将转到自主事业发展的核心价值上。
天籁与C5 旗舰与高端
东风公司的大自主战略显然并未仅停留在口号上。加紧实施与合作伙伴输送技术的部署,在吸收消化跨国公司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形成自主品牌自身的造血功能就是第一步。
据了解,东风风神S30就来源于雪铁龙爱丽舍平台,东风风神3月底即将上市的A60事实上与日产轩逸是同平台。尽管不是第一个,但天籁平台的转让绝对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一方面不仅是天籁中高级的市场定位,更重要的是,这是一款经过市场证明的“牛”车。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天籁2011年销售了15.7万辆,月均销量
1.3万辆,仅次于雅阁,位列中国中级车市场第二。如果说天籁是日系车的代表之作、日产的旗舰车型,估计没有人会提出异议。就是这样一款车,日产却“拱手
相让”,不得不让人钦佩东风公司大自主战略的“给力”。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天籁平台转让的背后处处闪现着东风与雷诺-日产一系列谈判背后的一种平衡。毕竟,命运多舛的雷诺国产、英菲尼迪国产等几件大事都为双方的深入合作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事实上,天籁此时做出这样一种举动,也与天籁明年的大改款分不开。据了解,在经过了2010年的中期小改款后,2013年,东风日产天籁将迎来大换代,这也是继2004年引入第一代东风日产天籁车型和2008年在中国首发新款天籁车型之后的第三代国产天籁车型。
事实上,换代前夕做出转让举措,轩逸、思域平台的转让无不如此。相比较而言,C5平台的转让就显得更加珍贵。一方面,C5平台是东风雪铁龙旗下的首款高端车型,另一方面,这是一款刚上市不足两年的新车。
据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分析,PSA此举不排除是考虑到与长安成立合资公司,并将旗下高端车型DS系列交给CAPSA销售,从而对东风公司做出的一种补偿。
该人士认为,不管出于何种因素,东风大自主战略推行的一系列实质性举措是实实在在的,目前东风公司自主战略车型几乎囊括了其合资伙伴的“宝贝”,
尤其是天籁、C5平台的转让,对东风自主产品覆盖中高端市场、提升自主品牌的形象和实力均有着明显助力。下一步如何真正消化吸收,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
东风公司必须要完成的命题。毕竟平台的转让只是第一步。无论是之前曾借用奥迪100平台、丰田皇冠平台的一汽红旗,还是借用爱丽舍平台征战近3年的风神
S30,中国汽车界目前都鲜有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
事实上,朱福寿心里很清楚,合资公司做自主品牌,比不做肯定要好得多。如果上升到一个战略性的高度去看待问题,朱福寿表示,这并不是简单的一个拿来主
义,而是在后合资时代,合资企业转型的需要。只有通过企业的转型升级,才能真正的激励中国人自主开发乘用车。基于这样一个安排,东风把合资自主是作为一个
战略性的工作来推进,无论是东风日产、东风本田,还是神龙公司都在推出合资自主计划。但合资自主不可能成为主流,因为外资品牌不可能从战略上推动合资自主
的发展。在朱福寿的心里还有更大的一个梦,那就是在合资公司做东风双飞燕的自主品牌。据透露,目前东风公司围绕这个模式与一些合作伙伴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在某些实业板块已经做了战略性的决策。 |